看住人 盯住火 强监测 聚合力
我省筑牢防火屏障守护绿色家园
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03日
信息来源:辽宁日报
【 字体: 】? 【打印文章】

??近日,4月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发布,提示我省西部和南部的局部地区森林火灾风险高。4月1日,省气象台预测信息称,未来10天,我省大部地区仍无有效降水,气温较常年偏高。同时,气象信息显示,清明节期间,我省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,大部地区为4级,容易燃烧,5日白天部分时段,西部、南部地区为5级,极易燃烧。除天气因素外,近期随着春耕备耕、野外祭祀、出游踏青等活动不断增多,火源管控压力也持续增大,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形势十分严峻。

??连日来,省委、省政府多次作出安排部署,强调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任务。我省今年的第一号总林长令也对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作出要求。省森防指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火“建机制、强基础、提能力”夯基工程专项行动,提升基层的防灭火综合能力。全省各相关部门闻令而动、积极响应,迅速在各自的战线上筑起一道道坚实的“防火墙”。

??人为因素是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。为有效看住人、盯住火源,全省公安机关深化协调联动,加强重点路口、山头巡逻频次,日均投入巡逻警力5300余人次、车辆2100余台次,在防火重要节点下沉一线。其中,沈阳公安深化“人防+技防”综合防控措施,加大重点区域巡查频次,重点针对清明节祭祀烧纸、农事焚烧秸秆、旅游违规用火三类易引发火情行为进行全面排查,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,对涉火违法犯罪案件依法严厉打击。丹东公安建立“1分钟响应、3分钟处置”应急机制,在89个重点卡口与2100名村社干部、护林员协同作战,实行“逢车必查、逢人必检”。铁岭公安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,主动对接应急管理、林业等部门,组织民警深入林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巡查整治。省林草局在清明节前后及森林高火险期,组织全省1094个基层林业工作站、1.87万名生态护林员加大巡查巡护力度,加强“五边、五头、五口”重点区域的盯守和清理,严防火种上山入林,坚决杜绝野外违规用火引发火灾。

??做好监测预警可实现火灾早发现、早处置,极大降低火灾危害。我省综合运用人防技防巡护监测手段,提早发现火情、及时作出响应。省应急厅建设辽宁省森林草原火情卫星监测系统,对全省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火点识别监测,记录监测时间、火点位置、行政区划、地表类型、火点强度、重复次数等火点信息,监测到疑似火点后会实时给相关地区的防火人员发送短信,实现打早打小打了。同时,在全省建成790个高点监控点位,可实现烟火的智能识别、自动告警,目前系统已经部署到市县两级。全省进入防火紧要期以来,成功预警30余起火情。

??在应急力量准备方面,省应急厅组织省级直属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伍、国家机动队400余人在9个重点区域靠前驻防,4架飞机有序开展航空巡护工作,全面进入24小时高度戒备状态。林草系统76支专业消防队伍强化以水灭火能力建设,全员24小时战备,靠前驻防、携装巡护,有火打火,无火巡护。556支半专业消防队伍及时检修补充机具装备,定期组织队伍演练。省消防救援总队有针对性地修订响应预案,将全省划分为辽西、辽南、辽北三个属地协作区,设立四级分级响应机制。同时,分别以各个属地协作区为核心,整合全省15支森林草原火灾扑救专业队伍和装备共1721名消防救援人员、410辆消防车24小时待命。

??林草资源人人享有,防范火险人人有责。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、关注、支持森林草原防火的浓厚氛围,我省在4月2日举行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月启动仪式,各地各相关部门将以此为契机,深入开展“绿满辽宁防火先行”主题宣传活动,充分利用各类媒体、宣传标语、公益广告、手机短信、文化演出、农村大喇叭、巡回宣传车等多种形式,集中宣传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、火灾危害和有关常识,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。此外,省应急厅建设森林草原防灭火电子围栏管理平台,在我省重点林区划定电子围栏区域,对进入该区域非常驻用户以短信形式发送森林草原防灭火信息提示。截至4月1日,针对点位流动客群日均发送提醒短信2万余条,推送成功率超98.8%。各地民警深入林场所、企事业单位、社区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,大力普及春季森林防火相关知识及法规。省林草局强化重点时段、重点地段、重点人群宣传,结合“五进”活动和“敲门”行动,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
??下一步,各相关部门将加强统筹协调联动,切实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山头、每一个地块,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,严防火灾发生,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。

责任编辑:白云
版权所有: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:必威体育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9号 邮编:110032
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7
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:mhwz@ln.gov.cn

微信公众号

政务微博